产品描述
华北驴属小型驴。主要产区:华北驴主要产于陕北黄土高原以东、长城以内至黄淮海平原,并分布到东北三省。是一类小型驴。
环境条件:产区内有高原、山区、丘陵和平原,虽然地形、气候条件存在差别,但都是中国北方主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,饲料来源丰富,农牧业发达,环境条件很适宜驴的生活特性。
华北驴是中国北方农业区除牛以外的第二大役畜。由于农业条件差,作物产量低,牲畜养殖水平低,多养小型驴。近几十年来为适应生产需要,一些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而畜牧条件好的地区,如沂蒙山区、太行燕山山区、陕北榆林地区、张家口地区、昭盟库仑旗和淮北等地发挥地方优势,发展商品化养驴生产。除自用外,大都通过大同、张家口、济南、潍坊、界首、周口等着名的牲畜交易市场出售,分布到各地。这些驴虽都有其地方名称,如陕西的滚沙驴、内蒙古的库仑驴、河北的太行驴、山东的小型驴、淮北的灰驴。但体质外形基本相同,毛色多以灰色为主,遗传性稳定,故统称华北驴。
体型外貌:各地的驴因产区不同,各有特点,但其共同点为:体高在110厘米以下,平原略大,山区较少,体重130~170千克。结构良好,体躯短小,腹部稍大,被毛粗刚。滚沙驴体高107厘米,体重140~190千克;太行驴102.4 厘米,内蒙古库仑驴体高110厘米,沂蒙、苏北、淮北的驴108厘米。
生产性能:公驴18~24月龄、母驴12~18月龄时达性成熟,母驴2.5岁、公驴3~3.5岁时开始配种。发情季节多集中春、秋两季,发情周期21~28天,发情持续期5~6天。公、母驴繁殖年限一般为13~15年,母驴终生产驹8~10头。
华北驴体小,适应性强,数量大,分布广,为适应畜牧业商品生产的需要,应通过选育改善其体型结构,提高早熟性和产肉性能。综上所述,中国驴的数量大,分布面广,且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作用下,形成若干在体尺、外形结构和生产性能等方面有显着差异的品种,但过去在小农经济时期,对驴主要选择其乘、挽、驮的性能,而在畜牧业商品生产中,我们更需要提高驴的产肉性能。所以,一方面需要加强肉用驴品种的培育,另一方面养驴生产者通过不同品种间的杂交,特别是用关中驴、德州驴等大型品种与当地中小型驴品种杂交,利用杂种优势,提高驴的生长速度和肉用性能,发展规模化养殖
西南驴属于小型驴。主要产区:包括云南省各地的云南驴,四川甘孜、阿坝、凉山等地的川驴,西藏日喀则、山南等地的藏驴。
环境条件:云、川、藏多高原山区和丘陵区,海拔较高,河流多,气温差别较大,干湿季节明显,产区农业较发达。主要作物为水稻、麦类、蚕豆、豌豆、甘薯、油菜。西藏更盛产青稞。作物秸秆和野草是主要饲草,豆类、麦类是主要精料。但1000多年前,驴刚引入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,产驴区多是山地。土壤瘠薄,植被稀疏,驴的饲养管理粗放,白天野外放牧,夜间以秸秆补饲,重使役和孕期才能给少量精料,因此形成了矮小的驴品种。
体型外貌:头显粗重,额宽隆,耳大长;髻甲低,胸浅窄,背腰短直,尻斜短,腹稍大;前肢端正,后肢稍外向,蹄小而尖坚;被毛厚密,毛以灰色为主,并有鹰膀、背浅和虎斑;其他部分为红褐色。
生产性能:云南驴性成熟早,2~3岁即可配种繁殖,一般3年2胎,如专门作肉驴饲养也可1年1胎,屠宰率45%~50%,净肉率30%~34%,每头净肉量为35千克左右。
淮阳驴
主要产区:河南沙河及其支流两岸的豫东平原东南部,即淮阳、郸城西部,沈丘西北部,项城和商水北部,西华东部,太康南部和周口市,以淮阳县为中心产区。
环境条件:产区海拔50米,属温热带季风气候,无霜期216天,年平均气温14.6℃土壤以淤土、两合土较多,土质肥沃,盛产麦类和杂粮,是历代“粮仓”,当地以驴为主要役畜。当地很早以前就重视驴的选育,农副产品丰富,又习惯种苜蓿,常以各种豆类喂驴,日喂量达1~1.5千克,故能保证驴的营养需要,巩固选育成果。
产区临近周口、界首等牲畜集散地,常向外输出种驴,从而刺激了养驴生产和选育工作,近30年采,淮阳县进一步加强选育工作,在重点产驴区开展良种登记。加强选种配种,肉驴的品质也明显提高,是地方优良驴种。
体型外貌:属中型驴,体高略大于体长,体幅较宽,头略显重,肩较宽,其鬐甲高,前躯发达,中躯显短,呈圆桶形,四肢粗大结实,尾帚大。红褐毛色驴,还有体型较大、鬐甲高、单脊单背和四肢高大的特点。毛以粉黑色为主,灰色少,纯黑更少,红褐色较少。
泌阳驴
属中型驴。主要产区:河南省西南部的泌阳、唐河、社旗、方城、南阳等市县,以泌阳、唐河两县为中心产区。
环境条件:泌阳县地处伏牛山脉和桐柏山脉之间。海拔在810~983米。当地四季分明,年平均气温14.613,无霜期212天,年均降雨量920.5毫米,属暖温带气候。土地肥沃,适宜耕种,农牧业生产发达,并盛产麦类和各种杂粮。以谷草、豌豆作为喂驴的主要饲料,可利用河滩、丘陵放牧,有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。
当地群众有养驴习惯,喂养精心并重视选种选配,并有不少驴的配种专业户,以精选的良种进行配种工作,故形成了良种产区。早在1957年就建立了泌阳县种驴场,就地精选了优秀个体和优秀的核心群开展系统的选育工作,使驴群质量迅速提高。
体型外貌:公驴富有悍威,母驴性温驯。体型中等,呈方形或高方形。结构紧凑、匀称,灵俊清秀,肌肉丰满,多双脊双背。背腰平直,头干燥、清秀,口方正;耳大适中,耳内中部有一簇白毛;头颈结合良好,腰短而坚,尻高宽而斜,四肢直,系短而立,蹄质坚实。毛色以三粉为主。
佳米驴
也叫绥米驴,属中型驴。主要产地:主要产于陕西的佳县、米脂县和绥德三县,中心产区在三县毗连地带。分布到附近各县和山西临县以及周围各省及延安、榆林市。
环境条件:产区处于陕西北部黄土高原的沟壑地区,形成梁岗起伏、沟壑纵横、土地零散、道路崎岖狭窄的特点。海拔715~1350米,温差大,年平均日照达2 617~2 741小时。春季多风,夏热冬寒,属典型大陆性气候。干旱少雨,年平均降水量430~450毫米,无霜期仅150~180天,适宜种植杂粮,兼种大量苜蓿,轮作倒茬以改良土壤和提供饲草。从东汉以来,农民就习惯养驴从事耕、拉、驮、乘等各种役使。常以舍饲为主,以豆麦、高梁、玉米加谷草、麦草为主,夏季喂青苜蓿。各县有一些传统的专门种驴饲养户,精选良种,承担配种工作,经长期培育形成这一地方优良品种。
体型外貌:佳米驴体型中等,略呈方形,体质结实,结构匀称,眼大有神,耳薄而立;颈肩结合良好,背腰平直,四肢端正,关节强大,肌腱明显,蹄质坚实。公驴颈粗壮,胸部宽,富有悍威。母驴腹部稍大,后躯发育良好。毛为粉黑色,因白色部分大小不同,又分为两种,一种是黑燕皮,全身被毛似燕子,仅嘴头、鼻孔、眼周以及腹部为白色;一种是黑四眉,除具有黑燕皮特征外,腹下的白色面积较大,甚至扩展到四肢内侧,胸前、额下及耳根处。
手机网站
微信号码
地址:山东省 济宁 嘉祥开发区
联系人:葛经理先生(经理)
微信帐号: